教育部簡報〔2022〕第65期
浙江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,深入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《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》等部署要求,將教師隊伍建設擺在突出位置,探索建立分類評價、分級管理、學校自主評聘、政府監督管理的中小學教師評價體系,2018年啟動實施中小學教師職稱自主評聘改革,將高級教師及以下職稱評聘權下放給試點學校,進一步擴大中小學校用人自主權,有效激發教師隊伍活力。
明確改革導向,精心組織自主評聘。省委省政府印發《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》,各級教育和人社部門緊密配合、分工負責,勇闖改革“深水區”,著力以職稱評聘改革推動教師隊伍綜合改革。一是轉變理念聚共識。省教育廳、人社廳聯合印發試點方案,明確職稱自主評聘改革的總體思路、基本原則、實施范圍、主要內容和工作要求。通過廣泛征求意見、層層發動宣傳,引導學校進一步明確職稱自主評聘改革不是簡單下放評審權,更不是降低評價標準,而是更加體現教師崗位特點、更加突出學校用人導向,努力營造改革良好氛圍。二是穩妥推進促合力。把教師隊伍穩定擺在改革首要位置,明確各級教育和人社部門職責,充分發揮學校黨組織領導作用,壓實學校主體責任,用改革實效和紅利使學校和教師理解、認可并主動參與改革,形成改革的強大合力。2018年,遴選首批30所規模較大、管理規范、特色鮮明的試點學校,“一校一策”制定符合學校實際、體現崗位特點、突出教學地位、著眼長遠發展的評聘規劃和年度計劃,組建具有權威性、代表性的自主評聘學科評議組和評聘委員會。截至目前,全省共有651所中小學、幼兒園、中等職業學校、特殊教育學校和教研機構參與改革。三是評聘合一優機制。積極推進職稱評審與崗位管理、競聘上崗、聘期考核及績效分配等教師人事管理改革深度融合、相互促進,形成完整的教師管理鏈條。鼓勵試點學校大膽探索,對教師不能完成崗位職責、考核結果靠后的,按照“人崗相適”原則聘任到相應崗位。對于能夠實現崗位“能上能下”學校,高級職稱崗位配置給予適度傾斜。統籌盤活崗位資源,促進城鄉教師合理交流,有效推進教育均衡發展。改革實施以來,全省中小學校累計自主評聘高級教師4116名,有效調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。
堅持系統思維,科學構建評聘體系。落實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要求,避免“一把尺子量到底”,發揮評價的“指揮棒”作用,加快形成評價科學、導向正確、競爭擇優、能上能下、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用人機制。一是樹立正確導向。落實師德師風第一標準,把“教師思想政治狀況”作為自主評聘的首要條件,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、以德立學、以德施教。突出教書育人中心地位,把課堂教學作為評價教師的主要依據,增加擔任班主任等育人工作的評價權重,引導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,放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上。二是探索多元標準。允許不同學校和學段的評價標準存在差異、同一學校不同學科和崗位的評價標準存在差異,支持試點學校向關鍵崗位和重點崗位傾斜,充分體現一線專任教師、音體美教師及思政課教師等崗位特點,引導教師在不同學校、各自崗位安心從教。如,有的中職學校針對專業課教師、文化基礎課教師和行政兼課教師三類人員,制定不同評價標準,突出評價與崗位的匹配度。三是推動有效運用。將評聘工作與教師教育管理深度融合,使教師職稱評聘工作成為學校發展和教師成長的重要“助推器”。如,針對農村學校探索提高任教年限在自主評聘中的權重,讓一批扎根農村、潛心育人的優秀老師脫穎而出。
注重提質增效,全面規范評聘程序。落實分級管理,強化全程監督,注重評前動員,嚴把過程評審,關注評后反饋,加強聘后管理,推動形成管理更規范、運轉更協調、服務更全面、教師更認同的職稱評聘工作新局面。一是全過程接受監督。省市兩級教育和人社部門分級核準職稱評審委員會。各校自主評聘方案向全體教師公開,深入征求意見建議,經教育和人社部門審核通過后,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公開崗位數量和評聘條件,教師自主申報,相關情況在校內公示。評審全流程在申報系統記錄,便于有關部門隨機抽查核驗。暢通監督舉報渠道,充分接受廣大教職工監督。二是全鏈條減輕負擔。數字賦能教師隊伍管理,依托“全國教師信息管理系統”和“浙江省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與評審管理服務平臺”,實時共享數據信息,評審表一鍵生成,教師無須提供身份證、學歷(學位)證、教師資格證、普通話等級證等信息,讓數據“多跑路”、教師“少跑腿”,進一步提升評審工作效率。三是全方位保障評聘。編印《試點學校開展自主評聘工作主要流程》《教師個人在線申報主要流程》等指導資料,申報期間實時在線答疑。有的地區在市級層面統一組建學科專家庫,建立評審專家遴選、備案、退出機制,實行動態管理。針對幼兒園規模較小的實際情況,部分縣區指導同一片區的若干所幼兒園開展聯合評聘。省級教育和人社部門每年進行職稱自主評聘復審巡查,對發現的問題嚴肅通報,落實閉環管理,不斷提升教師職稱自主評聘工作科學化、規范化水平,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中小學教師隊伍。
版權所有: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:教育部.政務
京ICP備10028400號-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:bm05000001